荀子“性恶论”与其“隆礼”实践的矛盾
荀子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但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体系却与孟子不同.孟子从孔子的 “仁” 出发, 抓住了 “仁” 内在的 “心性”, 故从 “己内” 的不忍人之心去论证如何达到 “仁” 的最高境界, 得出了 “人性善” 的结论.而荀子则抓住了孔子 “仁” 的重要表现形式 “礼”, 通过 “礼” 的实现回到 “仁”, 也就是说以 “礼” 为切入点,一旦克己复礼便归 “仁” 焉.故荀子从如何达到 “仁” 上去筹划, 从 “隆礼” 上去宰制人的行为, 把 “隆礼” 当作归“仁” 的最高境界, 形成了以 “礼义” 为主要特征的思想体系.若从管理科学的人性假设而言, 孟子主张向内求,从人性善的假设上去立足...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原文化研究 2016-10, Vol.4 (5), p.16-2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荀子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但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体系却与孟子不同.孟子从孔子的 “仁” 出发, 抓住了 “仁” 内在的 “心性”, 故从 “己内” 的不忍人之心去论证如何达到 “仁” 的最高境界, 得出了 “人性善” 的结论.而荀子则抓住了孔子 “仁” 的重要表现形式 “礼”, 通过 “礼” 的实现回到 “仁”, 也就是说以 “礼” 为切入点,一旦克己复礼便归 “仁” 焉.故荀子从如何达到 “仁” 上去筹划, 从 “隆礼” 上去宰制人的行为, 把 “隆礼” 当作归“仁” 的最高境界, 形成了以 “礼义” 为主要特征的思想体系.若从管理科学的人性假设而言, 孟子主张向内求,从人性善的假设上去立足; 而荀子则由从管理的环节上入手, 从管理的层次及管理层次之间的调节上入手, 一个重视管理的前提, 一个关注管理的具体过程. |
---|---|
ISSN: | 2095-5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