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的比较

目的:关于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的比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CPAP模式通气治疗,观察组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 PAP模式通气治疗。观察指标为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5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观察组总有效5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RR、Pa O2、MBP、Sa 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外医学研究 2016, Vol.14 (19), p.37-39
1. Verfasser: 黄泽波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目的:关于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的比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0例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CPAP模式通气治疗,观察组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 PAP模式通气治疗。观察指标为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5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观察组总有效5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RR、Pa O2、MBP、Sa 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 PAP模式通气治疗方式和CPAP模式通气治疗方式在治疗早期心源性肺水肿方面效果均十分显著,两种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ISSN:1674-6805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