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伦理初探

如何在中国传统伦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一种功夫伦理?在宋明儒家那里,功夫总体而言指的是生活的艺术,而非仅仅是武术,虽然武术可以作为功夫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以"坏人能不能有好功夫"作为切入点,将引导出三个逐渐递进的答案,每一个代表道德和功夫的多层次关系的一个层面:第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功夫和道德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即生活的艺术和道德上的责任。第二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一个道德的善恶对应一个相应的功夫能力或这种能力的缺失。第三个答案是:一个人如果需要调用道德责任来规范自己,就还没有达到高功夫的境界;真正的功夫大师无需以道德约束自己,因而成为道德中性。这些分析展示了一个包括道德善恶,然而却不局限于道德...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2, Vol.58 (6), p.113-124
1. Verfasser: 倪培民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如何在中国传统伦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一种功夫伦理?在宋明儒家那里,功夫总体而言指的是生活的艺术,而非仅仅是武术,虽然武术可以作为功夫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以"坏人能不能有好功夫"作为切入点,将引导出三个逐渐递进的答案,每一个代表道德和功夫的多层次关系的一个层面:第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功夫和道德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即生活的艺术和道德上的责任。第二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一个道德的善恶对应一个相应的功夫能力或这种能力的缺失。第三个答案是:一个人如果需要调用道德责任来规范自己,就还没有达到高功夫的境界;真正的功夫大师无需以道德约束自己,因而成为道德中性。这些分析展示了一个包括道德善恶,然而却不局限于道德善恶的功夫伦理。通过与德性伦理、效用主义伦理、道德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比较,可以揭示功夫伦理的丰富意蕴。
ISSN:1000-9639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