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清政府在川西高原设置土司的行动及特点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西连卫藏,东与川西平原相接,南北又与青海玉树、云南迪庆毗邻,是中国内地与西藏地区往来的重要通道。清初即在打箭炉(今康定)及其附近地区进行招抚,至康熙后期,清已在川西高原雅砻江以东地区设置大小土司50多员。雍正年间,全国、西藏及川西高原形势出现重大变化,蒙古和硕特部势力已走向衰落。清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川滇藏划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川西高原雅砻江以西展开设置土司行动,又设置大小土司50多员。至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基本完成在川西高原大批设置土司的计划与行动,这一地区土司分布格局至此基本确定。这既是川滇藏划界后加强川西高原治理的重要行动,也是确保川藏大道...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Vol.58 (3), p.129-135
1. Verfasser: 赵心愚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西连卫藏,东与川西平原相接,南北又与青海玉树、云南迪庆毗邻,是中国内地与西藏地区往来的重要通道。清初即在打箭炉(今康定)及其附近地区进行招抚,至康熙后期,清已在川西高原雅砻江以东地区设置大小土司50多员。雍正年间,全国、西藏及川西高原形势出现重大变化,蒙古和硕特部势力已走向衰落。清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川滇藏划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川西高原雅砻江以西展开设置土司行动,又设置大小土司50多员。至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基本完成在川西高原大批设置土司的计划与行动,这一地区土司分布格局至此基本确定。这既是川滇藏划界后加强川西高原治理的重要行动,也是确保川藏大道交通畅通的重要措施,因而设置中出现了"照流官例"的土司,沿线"四大土司"地位也由此初步形成。
ISSN:1000-9639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