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颈椎病颈性眩晕的手术治疗

目的 分析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伴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5(37 ~77)岁;平均随访时间40.6(9~ 119)个月,术前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CI),测量相邻椎体后缘滑移距离及椎间角,术前术后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HE)标准,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眩晕评分,分析不同手术方案及不同影像学特点眩晕症状缓解情况及其机制.结果 35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有颈椎不稳,术后有29例患者症状改善满意...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华医学杂志 2015, Vol.95 (25), p.2014-2017
1. Verfasser: 钟卓霖 胡建华 翟吉良 田野 邱贵兴 翁习生 吴贵 朱乾坤 赵丽娟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目的 分析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伴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5(37 ~77)岁;平均随访时间40.6(9~ 119)个月,术前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CI),测量相邻椎体后缘滑移距离及椎间角,术前术后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HE)标准,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眩晕评分,分析不同手术方案及不同影像学特点眩晕症状缓解情况及其机制.结果 35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有颈椎不稳,术后有29例患者症状改善满意,满意率82.9%,术前术后颈椎侧位片前凸角差值与眩晕改善程度正相关(r =0.434,P <0.05).结论 颈椎不稳可能是颈性眩晕的主要机制,颈部交感神经可能在颈性眩晕中扮演重要角色,手术可能缓解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症状.
ISSN:0376-2491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2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