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症状性股骨头坏死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非症状性骨坏死未经手术治疗的早期病情转归及病灶大小、位置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病例中选取24例髋纳入本研究,男16例,女8例,年龄平均36.4(22~46)岁,体质指数平均25.4(17.5~35.0)。按照ARCO分期标准分为,Ⅰa期2髋,Ⅰb期4髋,Ⅱa期6髋,Ⅱb期8髋,Ⅱc期4髋。病因为激素性16例,酒精性4例,特发性4例。影像学评估按照MRI下骨坏死指数法评价坏死范围,按照股骨头内侧区,中央区,外侧区评价骨坏死位置。结果随访平均43.8(32~60)个月,至末次随访,评估侧有7髋(29.2%)出现...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华医学杂志 2014 (21), p.1627-1630
1. Verfasser: 王本杰 赵德伟 郭林 杨磊 刘保一 傅维民 谢辉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目的:分析非症状性骨坏死未经手术治疗的早期病情转归及病灶大小、位置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病例中选取24例髋纳入本研究,男16例,女8例,年龄平均36.4(22~46)岁,体质指数平均25.4(17.5~35.0)。按照ARCO分期标准分为,Ⅰa期2髋,Ⅰb期4髋,Ⅱa期6髋,Ⅱb期8髋,Ⅱc期4髋。病因为激素性16例,酒精性4例,特发性4例。影像学评估按照MRI下骨坏死指数法评价坏死范围,按照股骨头内侧区,中央区,外侧区评价骨坏死位置。结果随访平均43.8(32~60)个月,至末次随访,评估侧有7髋(29.2%)出现疼痛症状,出现时间为首次检出后平均42.4(36~50)个月,包括激素性5髋,酒精性2髋,7髋分期均发生进展,5髋进展至股骨头塌陷,时间为首次检出后平均40(36~48)个月,病灶位于外侧-中央区4髋,同时累计内外侧及中央区3髋。病变进展为症状髋的骨坏死指数平均为45.4%,无症状髋平均为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病灶位于股骨头外侧区域或同时累计内外侧中心区域,则病变进展的可能性加大,应考虑手术治疗干预;当病变范围较小,病变局限于中心区或内侧区,可在监测病情变化的同时行保守治疗。
ISSN:0376-2491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