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椎弓根螺钉区域法植入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区域法枢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前给予颈椎牵引复位良好后进行手术治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4例,枕颈融合5例,颈1-3椎弓根钉固定4例。术中采用区域法植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即进钉点在枢椎下关节突内上1/4象限,进钉角度参照枢椎峡部上壁和内壁走行方向确定内倾角和头倾角。术后进行颈椎x线和CT检查,评价螺钉位置。结果共置入枢椎弓根螺钉46枚,枢椎弓根螺钉长22—26mm,平均24mm,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华医学杂志 2012, Vol.92 (9), p.624-627
1. Verfasser: 苗军 夏群 胡永成 徐宝山 张继东 白剑强 吉宁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目的观察区域法枢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前给予颈椎牵引复位良好后进行手术治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4例,枕颈融合5例,颈1-3椎弓根钉固定4例。术中采用区域法植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即进钉点在枢椎下关节突内上1/4象限,进钉角度参照枢椎峡部上壁和内壁走行方向确定内倾角和头倾角。术后进行颈椎x线和CT检查,评价螺钉位置。结果共置入枢椎弓根螺钉46枚,枢椎弓根螺钉长22—26mm,平均24mm,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复查颈椎x线示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颈椎CT对枢椎弓根钉位置进行评价:1级者占82.6%(38/46),2级者占15.2%(7/46),3级者占2.2%(1/46)。结论区域法枢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考虑到了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不需要记忆复杂的进钉点和进钉角度参数,不需要术中寻找难以辨认的解剖标志,便于操作,安全性高。
ISSN:0376-2491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2.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