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2月至2010年d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80例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分为膀胱功能正常组(A组)、早期膀胱功能障碍组(B组)和晚期膀胱功能障碍组(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问卷调查,比较各组间的评分情况。结果A组(30例)、B组(22例)和C组(28例)的IPSS总分分别为9.4±4.6、11.3±3.3和15.0±3.4,QOL评分分别为2.1±1.1、2.2±1.0和3.4±1.3,排尿期症状总分分别为3.8±2.7、6.2±2.6和10.4±3.1,3组间差异均...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Zhong hua yi xue za zhi 2011, Vol.91 (4), p.269-27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2月至2010年d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80例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分为膀胱功能正常组(A组)、早期膀胱功能障碍组(B组)和晚期膀胱功能障碍组(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问卷调查,比较各组间的评分情况。结果A组(30例)、B组(22例)和C组(28例)的IPSS总分分别为9.4±4.6、11.3±3.3和15.0±3.4,QOL评分分别为2.1±1.1、2.2±1.0和3.4±1.3,排尿期症状总分分别为3.8±2.7、6.2±2.6和10.4±3.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储尿期症状总分分别为5.6±3.4、5.1±2.9和4.6±2.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排尿期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IPSS总分、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两组之间IPSS总分、QOL评分和排尿期症状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主要出现在膀胱功能障碍晚期。排尿期症状为典型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 |
---|---|
ISSN: | 0376-2491 |
DOI: |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1.04.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