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的形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病变患者和后循环病变患者;采用头颈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侧支循环形成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形成组和无侧支循环形成组。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 d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前循环病变患者128例(56.9%),后循环病变患者97例(43.1%)。在前循环病变患者中,侧支循...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国医药 2017, Vol.12 (8), p.1172-1175
1. Verfasser: 任伯 毛文静 刘斌 赵彬 张晋霞 李世英 邓春颖 张文彦 马原源 王一超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的形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5例。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病变患者和后循环病变患者;采用头颈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脑侧支循环形成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形成组和无侧支循环形成组。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 d时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前循环病变患者128例(56.9%),后循环病变患者97例(43.1%)。在前循环病变患者中,侧支循环形成组77例(60.2%),无侧支循环形成组51例(39.8%);在后循环病变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组38例(39.2%),无侧支循环形成组59例(60.8%)。在前循环病变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比例高于后循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及ADL缺陷程度与无侧支循环形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循环病变患者和后循环病变患者中,有侧支循环形成组治疗14 d时NIHSS评分[(3.6±2.3)分比(5.0±2.6)分、(3.7±2.4)分比(5.0±3.4)分]及ADL缺陷程度均明显低于无侧支循环形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侧支循环形成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是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
ISSN:1673-4777
DOI: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7.0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