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多普勒检查与临床的对照研究
R7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年龄匹配的86例ACI患者和88例以冠心病为主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2组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成因,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将所有患者重新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比较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ACI组的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S组(分别为P<0.01、<0.05、<0.05);ACI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P<0.01)和...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国医药 2006, Vol.1 (11), p.652-654 |
---|---|
Hauptverfasser: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R7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年龄匹配的86例ACI患者和88例以冠心病为主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2组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超声波检查结果之间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可能成因,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将所有患者重新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比较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ACI组的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S组(分别为P<0.01、<0.05、<0.05);ACI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P<0.01)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也显著高于NS组.②斑块组的年龄(P<0.01)、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5)和CRP水平(P<0.05)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③IMT的增厚主要与年龄相关(r=0.124,P<0.01);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P<0.01)和颈内动脉(P<0.01)的IMT也明显厚于非高血压患者.结论 CAS在AC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病理机制可能有别于全身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 |
---|---|
ISSN: | 1673-4777 |
DOI: |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06.1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