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二王帖学书风复兴嬗变的根源、影响和意义
『书以晋人为最工,盖姿制散逸,谈风要妙,风流相扇,其俗然也.』[1]马宗霍在其《书林藻鉴》中亦云:《书以晋人为王,亦以晋人为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魏晋时代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十分繁荣的时期,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而东晋时期韵胜度高的二王书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坐标,这个坐标经过唐代的放大、宋一元的发展、明清的承续、近现代的复兴而不断丰富变化,渐成体系.帖学尽管受到清代以来碑学大兴、清末民初社会变革、外来思想的巨大冲击,但依然保持主流地位.在艺术多元化的现...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国书法 2011-10 (10), p.89-9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Magazinearticle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书以晋人为最工,盖姿制散逸,谈风要妙,风流相扇,其俗然也.』[1]马宗霍在其《书林藻鉴》中亦云:《书以晋人为王,亦以晋人为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魏晋时代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十分繁荣的时期,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而东晋时期韵胜度高的二王书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坐标,这个坐标经过唐代的放大、宋一元的发展、明清的承续、近现代的复兴而不断丰富变化,渐成体系.帖学尽管受到清代以来碑学大兴、清末民初社会变革、外来思想的巨大冲击,但依然保持主流地位.在艺术多元化的现当代,脱离『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清初书法家王铎所云:『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所以,如何进一步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书法经典,入古出新,总结其传承复兴演变规律,分析其内在理路,阐释和挖掘新的价值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是通过论述帖学衰微之际力倡复兴二王的书家群及代表书家沈尹默一生为复兴和回归二王帖学传统所做的贡献、价值和影响,试图使现当代人能够树立一个客观地、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某些书家学者在整个书法史上的地位、作用的观念.旨在透过对近现代二王帖学书风复兴这一书坛重要现象的深入研究,透彻地分析二王帖学书风在当时为什么会得以复兴和嬗变的历史、社会、文化和书法自身发展规律等多方面深层的原因、根源和必然性,并阐释二王帖学书风在那个特殊和复杂的历史时期的复兴和嬗变对现当代继承传统文化、构建书坛格局的作用以及对现当代的书坛理论研究及创作趋向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
---|---|
ISSN: | 1003-1782 |
DOI: | 10.3969/j.issn.1003-1782.2011.1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