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及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躯体和情感虐待经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严重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经历的关联强度。方法5141名中学生以自愿、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调查童年期经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严重和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情况。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类共24项虐待行为中至少1项平均1年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项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用症状自评量表(SCLOO)评定总心理问题、心理病理症状阳性项目数和9种心理病理症状,运用特质性应对方式问卷评定青少年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结果青少年总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1%,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3%、3.6%、...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Zhonghua er ke za zhi 2006, Vol.44 (9), p.688-693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严重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经历的关联强度。方法5141名中学生以自愿、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调查童年期经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严重和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情况。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类共24项虐待行为中至少1项平均1年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项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用症状自评量表(SCLOO)评定总心理问题、心理病理症状阳性项目数和9种心理病理症状,运用特质性应对方式问卷评定青少年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结果青少年总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1%,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3%、3.6%、3.6%、2.8%、2.2%、4.0%、2.1%、2.8%、1.6%。总心理问题检出率、9种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与3类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数量呈剂量-反应趋势。有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消极应对评分高于无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者,且消极评分越高,其总心理问题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增加。以青少年和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为协变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评分不影响3类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与总心理问题的比值比(OR),但消极应对降低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与总心理问题及9种心理病理症状的OR值。结论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童年期反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参与调节了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联系。 |
---|---|
ISSN: | 0578-1310 |
DOI: | 10.3760/j.issn:0578-1310.2006.09.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