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

R542.2+2;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平均年龄(57.7±14.1)岁.根据是否停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将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24例)和撤机成功组(16例);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生存组(12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撤机成功和生存出院的相关因素以及其相关关系.结果 ①传统心肺复苏时间为(45.2±24.7)min,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间为(103.2...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Vol.16 (11), p.1023-1028
Hauptverfasser: 鄞松峰, 陈太碧, 谢惠晗, 黄明勇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R542.2+2;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平均年龄(57.7±14.1)岁.根据是否停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将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24例)和撤机成功组(16例);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生存组(12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撤机成功和生存出院的相关因素以及其相关关系.结果 ①传统心肺复苏时间为(45.2±24.7)min,体外膜肺氧合的使用时间为(103.2±59.5)h,其复苏成功率为100%(40/40).②撤机失败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比撤机成功组长[(55.3±24.9)min比(35.7±12.1)min,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撤机成功组短[(11.1±3.7)d比(19.8±11.5)d,P<0.01],且两组间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78,P<0.01)、罪犯血管分布(右冠状动脉r=0.609,P<0.05;左前降支r=-0.609,P<0.05)与成功撤机相关.③死亡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明显比生存组长[(50.9±22.0)min比(31.7±9.7)min,P<0.01],撤机比例比生存组低(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生存组短[(6.1±4.7)d比(12.8±10.5)d,P<0.01].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较生存组低[(64.3±17.3)mm Hg比(88.3±18.7)mm Hg,P<0.01],动脉乳酸水平明显比生存组高[(6.43±5.11)mmol/L比(1.76±0.84)mmol/L,P<0.01],且两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09,P<0.01)、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r=0.585,P<0.05)、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r=0.832,P<0.01)、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r=0.593,P<0.05)与生存出院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
ISSN:1672-5301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18.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