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R654.2;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病理改变、再手术方法的选择,总结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提高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房室间隔缺损(AVSD)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7例、女性25例,年龄2~62岁,平均17.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3例、Ⅲ级43例、Ⅳ级6例.曾行部分性AVSD矫治术38例、完全性AVSD矫治术23例、过渡性AVSD矫治术11例.再次手术行瓣膜修复术43例、瓣膜置换术25例、4例先行瓣膜修复术,停体外循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瓣仍有中...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Vol.16 (9), p.829-832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R654.2;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病理改变、再手术方法的选择,总结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提高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房室间隔缺损(AVSD)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7例、女性25例,年龄2~62岁,平均17.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3例、Ⅲ级43例、Ⅳ级6例.曾行部分性AVSD矫治术38例、完全性AVSD矫治术23例、过渡性AVSD矫治术11例.再次手术行瓣膜修复术43例、瓣膜置换术25例、4例先行瓣膜修复术,停体外循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瓣仍有中度以上反流,随即改行机械瓣置换.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因术后顽同性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机械瓣置换术后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10d恢复窦性心律,另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4岁患者行机械瓣置换术后因无法撤离体外循环,行左心辅助56 h后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2例,失访9例均为瓣膜修复者,术后随访6个月~18年,平均11.6年.34例瓣膜修复患者中,左侧房室瓣均无梗阻,23例左侧房室瓣为轻微或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6例分别于再次手术后7d、10d、3年、6年、7年、10年后再因重度左侧房室瓣反流而行瓣膜置换术.28例瓣膜置换者中,2例因机械瓣功能不全分别于术后3年、7年再次置换机械瓣.术后远期死亡5例,其中瓣膜修复2例、置换3例.生存患者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对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再发生的左侧房室瓣反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
---|---|
ISSN: | 1672-5301 |
DOI: | 10.3969/j.issn.1672-5301.2018.09.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