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建交前《骆驼祥子》在韩国的译介与接受

中国现代文学正式大规模译入韩国肇始于中韩建交前的20世纪80年代,其中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的集中译介及其深刻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翻译历史观的认识,考察《骆驼祥子》初入韩国的翻译背景、翻译动机以及译本接受与阐释。七十年代末韩国社会主体文化的自主建构激发了八十年代《骆驼祥子》集中译介的文化需求,多译本的流变佐证了韩国社会日益开放的接受心态以及翻译动机的多元化,文本现代性特质对知识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强劲塑形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在韩国的大众化传播。中韩建交前《骆驼祥子》多译本的社会传播发挥了民间文化交流使者的外交功能,以期其译介及接受引发对中国现代文学域外传播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中国文化研究 2023-02 (1), p.149-158
1. Verfasser: 刘云海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中国现代文学正式大规模译入韩国肇始于中韩建交前的20世纪80年代,其中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的集中译介及其深刻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翻译历史观的认识,考察《骆驼祥子》初入韩国的翻译背景、翻译动机以及译本接受与阐释。七十年代末韩国社会主体文化的自主建构激发了八十年代《骆驼祥子》集中译介的文化需求,多译本的流变佐证了韩国社会日益开放的接受心态以及翻译动机的多元化,文本现代性特质对知识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强劲塑形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在韩国的大众化传播。中韩建交前《骆驼祥子》多译本的社会传播发挥了民间文化交流使者的外交功能,以期其译介及接受引发对中国现代文学域外传播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ISSN:1005-3247
DOI:10.3969/j.issn.1005-3247.2023.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