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抵押的德·索托悖论 ——基于抵押品功能的视角

F321.1; 在中国现阶段政策环境下,农村土地权属完整度较低,不能作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不能产生德·索托效应.分析表明,农地抵押不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引发金融机构风险.作为政府推动型新型农村贷款产品,农地本身具有抵押价值低、可评估性差、变现率低等特征,导致农地抵押可操作性较差,实现成本较高,在相关政策对该产品推动下,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建议基于农村社会和经济特征,探索声誉、监督等机制相互协同,实现抵押替代功能,缓解农户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同时需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系统严密地设计农地金融制度、发展模式、管理范式和配套制度,合理规划,加强农地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0 (3), p.64-73
Hauptverfasser: 徐章星, 张兵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F321.1; 在中国现阶段政策环境下,农村土地权属完整度较低,不能作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不能产生德·索托效应.分析表明,农地抵押不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引发金融机构风险.作为政府推动型新型农村贷款产品,农地本身具有抵押价值低、可评估性差、变现率低等特征,导致农地抵押可操作性较差,实现成本较高,在相关政策对该产品推动下,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建议基于农村社会和经济特征,探索声誉、监督等机制相互协同,实现抵押替代功能,缓解农户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同时需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系统严密地设计农地金融制度、发展模式、管理范式和配套制度,合理规划,加强农地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
ISSN:1674-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