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校园--以盐亭《蚕丝祖神传说》为例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民族文化也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加之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受到了极大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顾追捧现代文化甚至外来文化,而对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内容不甚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现代法律制度、地域文化传承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其后,围绕营造文化环境、开展教育、艺术活动、加大政府支持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非遗文化进高校的可行措施。...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艺术研究 2019-12 (6), p.136-137
1. Verfasser: 罗曦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地域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民族文化也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加之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受到了极大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顾追捧现代文化甚至外来文化,而对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内容不甚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现代法律制度、地域文化传承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其后,围绕营造文化环境、开展教育、艺术活动、加大政府支持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非遗文化进高校的可行措施。
ISSN:1673-0321
DOI:10.3969/j.issn.1673-0321.2019.0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