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好问的家国情怀——以元氏家国诗为中心
家国诗是元好问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诗是元好问乡土情结的精神寄托,对故乡的热爱和忧思是其主要情感基调。南渡以后,元好问心系家园,家乡成为其诗歌创作的重要意象。元好问晚年回乡后,游历故乡山水,感兴而作,情感真挚而浓烈。国诗是元好问国家观、民族观的重要体现,言语含蓄而情感激越。早期的国诗,喜、怒、忧、怨并存,表达了诗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政治态度。金亡后,元好问的家国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初期痛恨蒙古政权的残暴统治、对故国无限怀念之情,逐渐发展为对蒙古政权的认同以及对中华观的重新体认。元好问的家国诗以爱国主义为基调,以民本主义为思想基础,家国情思相交相融,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时代变迁和现实社会,...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12, Vol.34 (6), p.6-10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家国诗是元好问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诗是元好问乡土情结的精神寄托,对故乡的热爱和忧思是其主要情感基调。南渡以后,元好问心系家园,家乡成为其诗歌创作的重要意象。元好问晚年回乡后,游历故乡山水,感兴而作,情感真挚而浓烈。国诗是元好问国家观、民族观的重要体现,言语含蓄而情感激越。早期的国诗,喜、怒、忧、怨并存,表达了诗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政治态度。金亡后,元好问的家国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初期痛恨蒙古政权的残暴统治、对故国无限怀念之情,逐渐发展为对蒙古政权的认同以及对中华观的重新体认。元好问的家国诗以爱国主义为基调,以民本主义为思想基础,家国情思相交相融,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时代变迁和现实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其家国观在金元易代、胡汉交融这一社会背景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文化内涵。 |
---|---|
ISSN: | 1671-1491 |
DOI: | 10.3969/j.issn.1671-1491.2018.06.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