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像任何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一样,我国要步入法治化轨道,建成法治国家,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那么要建成法治社会和保持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学习论坛 2003-10 (10), p.65-6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像任何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一样,我国要步入法治化轨道,建成法治国家,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那么要建成法治社会和保持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 |
---|---|
ISSN: | 1003-7608 |
DOI: | 10.3969/j.issn.1003-7608.2003.1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