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屏对望:新媒体场域下青少年准社会关系特点与影响研究

G206;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流媒体视听网站和线上互动社区等公共平台,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人物的距离,使媒体人物的影响力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入.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相伴相随,因此他们的准社会关系也具有特殊性.以往的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大多聚焦于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等病理性现象,而针对网络社交、准社会行为等日常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使用文献研究法,选用知网、Scopus及Proquest(普若凯斯特)等数据库中 2022 年及以前的近30 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它们进行整理归纳后得出结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准社会关系与青少年个体性别认同、青少年个体心理特征...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新闻研究导刊 2023, Vol.14 (10), p.1-5
Hauptverfasser: 梁结谊, 吕卓然, 普艳敏, 马欣妍, 雷宇韬, 张雪琴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G206;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流媒体视听网站和线上互动社区等公共平台,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人物的距离,使媒体人物的影响力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入.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相伴相随,因此他们的准社会关系也具有特殊性.以往的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大多聚焦于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等病理性现象,而针对网络社交、准社会行为等日常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使用文献研究法,选用知网、Scopus及Proquest(普若凯斯特)等数据库中 2022 年及以前的近30 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它们进行整理归纳后得出结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准社会关系与青少年个体性别认同、青少年个体心理特征、媒体人物特质相关,也与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背景相关;准社会关系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情绪、社会化、依恋需要、自我认知、人格形成、时间管理和物质消费等心理与行为的多个方面.此外,过往对准社会关系的研究大部分从传播学、新闻学角度切入,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准社会关系研究仍有较大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如若能将传播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探索准社会关系如何作用于青少年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不仅对帮助青少年建立更积极、更安全的准社会关系,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更能为不同人群准社会关系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ISSN:1674-8883
DOI:10.3969/j.issn.1674-8883.202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