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琼”非为“贵川”考
gui33■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贵琼藏族的自称,他们分布在大渡河两岸的台地上,有古羌遗风。具体是古羌部落的哪一个分支,众说纷纭。有学者从gui33的汉语译音出发加以考释,提出《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的“贵川部落”即为贵琼藏族的源头。“如意元年(692年),吐蕃大首领曷苏率所属,并贵川部落请降。则天令右玉铃卫将军张玄遇率精卒二万充安抚使以纳之。师次大渡水,曷苏事泄,为本国所擒”。作者进一步论证说,“贵川”部落原本在康定盆地和大渡河中游都有分布,因地理历史条件的差异不断分化,在大渡河中游台地上的一支因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尽管长期为吐蕃所属,但受其影响不大,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Xi nan min zu da xue xue bao. Ren wen she ke ban 2010-04, Vol.31 (4), p.26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gui33■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贵琼藏族的自称,他们分布在大渡河两岸的台地上,有古羌遗风。具体是古羌部落的哪一个分支,众说纷纭。有学者从gui33的汉语译音出发加以考释,提出《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的“贵川部落”即为贵琼藏族的源头。“如意元年(692年),吐蕃大首领曷苏率所属,并贵川部落请降。则天令右玉铃卫将军张玄遇率精卒二万充安抚使以纳之。师次大渡水,曷苏事泄,为本国所擒”。作者进一步论证说,“贵川”部落原本在康定盆地和大渡河中游都有分布,因地理历史条件的差异不断分化,在大渡河中游台地上的一支因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尽管长期为吐蕃所属,但受其影响不大,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被周围藏族视为异族”。这个观点富于新意,但若考虑译名的谐音原则,贵琼藏族是贵川部落后裔的结论确有可商榷之处。用译名谐音原则来看,《旧唐书.吐蕃传》中的“贵”“川”二字在当时的实际读音,据余迺永为:“贵,居胃切,止合三微韵见母去声。川,昌缘切,山合三仙薛穿母平声。两相对照:gui33是浊音声母;贵是清音声母。,鼻尾韵,清音声母,高降调;川,山合三仙韵,高本汉拟音iwan,李荣拟音iuar,王力拟音iwεn,周法高拟音i... |
---|---|
ISSN: | 1004-3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