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生态承载力现状研究
以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定量分析皖江城市带2014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人均生态足迹为3.452322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862422hm2,人均生态赤字达2.8660807hm2.同时该区域内各地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另外,皖江城市带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值高于国内经济较发达省市,意味着该区域的资源利用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应通过大力提高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利用效率,开展区域间贸易往来,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工业体系...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02, Vol.38 (2), p.75-8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以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定量分析皖江城市带2014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人均生态足迹为3.452322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862422hm2,人均生态赤字达2.8660807hm2.同时该区域内各地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另外,皖江城市带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值高于国内经济较发达省市,意味着该区域的资源利用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应通过大力提高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利用效率,开展区域间贸易往来,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工业体系布局,培育现代服务业等措施,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地发展. |
---|---|
ISSN: | 2095-4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