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走向技术强化的教学结构设计
混合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可预见的教育变革趋势,但是仅从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结合的角度去考虑混合,对技术成分过于强调,可能会模糊人们对混合学习真正作用机制的认识。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事物的结构对功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教学结构是不同的教学系统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进行时空组合和互动的方式或序列,它是各层级教学系统共有的属性,由要素的种类、数量、比例及联结方式等因子所决定。目前对教育改革的研究已经关注到要素种类、要素数量、要素比例以及要素间联结方式等影响教学结构的因子,但对结构层次的序列性,即不同结构层次间的联结方式还缺乏深入探讨,而这正是决定混合学习是否有效的机制所在。通过对雅各布森等...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4), p.21-3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混合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可预见的教育变革趋势,但是仅从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结合的角度去考虑混合,对技术成分过于强调,可能会模糊人们对混合学习真正作用机制的认识。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事物的结构对功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教学结构是不同的教学系统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进行时空组合和互动的方式或序列,它是各层级教学系统共有的属性,由要素的种类、数量、比例及联结方式等因子所决定。目前对教育改革的研究已经关注到要素种类、要素数量、要素比例以及要素间联结方式等影响教学结构的因子,但对结构层次的序列性,即不同结构层次间的联结方式还缺乏深入探讨,而这正是决定混合学习是否有效的机制所在。通过对雅各布森等人的教学结构序列(Sequencing Pedagogical Structure,SPS)框架进行修订,新增地位特征和时序特征两个因子,可进一步归纳出11种混合学习系统的结构序列,这有助于解决混合学习"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到何种程度"等核心议题。事实上,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辩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其对不同结构序列适用范围以及功能发挥的厘定和阐述,也为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 |
---|---|
ISSN: | 1009-5195 |
DOI: | 10.3969/j.issn.1009-5195.2016.04.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