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救援医学》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目的 结合当前国内外灾害救援形势及我国《救援医学》教育现状,研究在综合性大学开展《救援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科普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在我校本科生中开设《救援医学》公选课,挑选灾害救治及授课经验丰富的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制订教学大纲,采取救援医学科学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每学期教学时长为18学时,接受学生100人.教学内容包括救援医学的发展历程、各类灾害救助特点及跟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场景下的救援、应急救援程序的介绍.为检验教学效果,分别在课程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目的、相关救援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教学...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08, Vol.30 (4), p.465-470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 结合当前国内外灾害救援形势及我国《救援医学》教育现状,研究在综合性大学开展《救援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科普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在我校本科生中开设《救援医学》公选课,挑选灾害救治及授课经验丰富的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制订教学大纲,采取救援医学科学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每学期教学时长为18学时,接受学生100人.教学内容包括救援医学的发展历程、各类灾害救助特点及跟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场景下的救援、应急救援程序的介绍.为检验教学效果,分别在课程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目的、相关救援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的收获和改进意见.结果《救援医学》课程结束时,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82.05%的同学对课程内容感兴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救援医学理论及技能水平均有所提高.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救援医学科学普及式教育,是适应国情的需要,对于增加灾害救援人才的储备、提高救援知识的公民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教学模式仍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检验效果,后续可以开发模拟教学软件、线上课程资源促进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成熟. |
---|---|
ISSN: | 2096-3181 |
DOI: | 10.13555/j.cnki.c.m.e.2022.04.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