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史籍的时间结构

编年体时间框架的建构,是以自然时间作为轴心,主要包括著作的主体时间的定位与内容编排中时间链的组合两个方面。其中主体时间是核心,作用是规范著作的框架与范围,保持著作的整体性;时间链不仅具有提挈内容,规范内容时间的作用,还具有强化叙事顺序的功能。然而,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家不是简单地依照自然时间的顺序来排列其著作时序,经他们笔下建构的时间,虽有反映自然时间的一面,但也有为了主观叙事需要,改变时序,将时间错置,使其出现变异形态的现象,以寓含史家深层的历史思维。由于时间链有相对的自闭性,常割裂史事,因而使编年体无法成为主导性的史学体裁。...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文史哲 2004-02 (1), p.65-70
1. Verfasser: 周晓瑜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编年体时间框架的建构,是以自然时间作为轴心,主要包括著作的主体时间的定位与内容编排中时间链的组合两个方面。其中主体时间是核心,作用是规范著作的框架与范围,保持著作的整体性;时间链不仅具有提挈内容,规范内容时间的作用,还具有强化叙事顺序的功能。然而,中国古代的编年史家不是简单地依照自然时间的顺序来排列其著作时序,经他们笔下建构的时间,虽有反映自然时间的一面,但也有为了主观叙事需要,改变时序,将时间错置,使其出现变异形态的现象,以寓含史家深层的历史思维。由于时间链有相对的自闭性,常割裂史事,因而使编年体无法成为主导性的史学体裁。
ISSN:0511-4721
DOI:10.3969/j.issn.0511-4721.2004.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