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作业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H市C小学为例

课后作业是衡量课业负担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切实提升育人水平,落实好“双减”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作业较改革之前,在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等方面是否在存在显著变化,本文通过问卷法辅之以访谈法对H市C小学的学生及家长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课后作业的设计不够合理,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仍较为单一,课后作业的反馈方面总体反映良好,在作业的讲评上仍有改善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在量与质之间寻找平衡点,构建生本资源、多元化创新实践、家校协同,完善作业的评价与反馈功能等路径,以期实现“双减”后作业的“赋能、提质、减量、增效”的功能价值。...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文教资料 2022-12 (23), p.119-124
Hauptverfasser: 周颖, 朱佳琪, 蒋新秀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课后作业是衡量课业负担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切实提升育人水平,落实好“双减”政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作业较改革之前,在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等方面是否在存在显著变化,本文通过问卷法辅之以访谈法对H市C小学的学生及家长进行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课后作业的设计不够合理,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仍较为单一,课后作业的反馈方面总体反映良好,在作业的讲评上仍有改善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在量与质之间寻找平衡点,构建生本资源、多元化创新实践、家校协同,完善作业的评价与反馈功能等路径,以期实现“双减”后作业的“赋能、提质、减量、增效”的功能价值。
ISSN:1004-8359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22.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