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构建的历史逻辑

长江不仅仅是壮阔的自然地理景观,更是支撑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象征.自进入"世界之中国"时代,作为民族栖居地的长江成为了承载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未来的超级文化母体,奠定了长江作为中华民族典型象征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古时期的长江依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提供了栖息之所,并孕育了对东亚文化圈具有强影响力的稻作文明;中古时期的长江与黄河一起哺育了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和北方麦作文化两大亚文化圏,与黄河文明一起带领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形成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家建构;进入近代社会之后,长江流域作为最早迎受"欧风美雨"的核心区,继续引领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近代...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04, Vol.7 (2), p.41-53
Hauptverfasser: 傅才武, 程玉梅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长江不仅仅是壮阔的自然地理景观,更是支撑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象征.自进入"世界之中国"时代,作为民族栖居地的长江成为了承载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未来的超级文化母体,奠定了长江作为中华民族典型象征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古时期的长江依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提供了栖息之所,并孕育了对东亚文化圈具有强影响力的稻作文明;中古时期的长江与黄河一起哺育了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和北方麦作文化两大亚文化圏,与黄河文明一起带领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形成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家建构;进入近代社会之后,长江流域作为最早迎受"欧风美雨"的核心区,继续引领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前进基地.2022年,国家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将长江流域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及族群记忆、国家记忆以文化公园为载体进行保护、传承与内化,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与中华民族的典型象征,最终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ISSN:2096-1987
DOI:10.19468/j.cnki.2096-1987.202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