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社会学视域下的戚继光与戚家军——兼论倭乱期间东南兵害成因及其治理
倭乱期间,东南募兵制推行与省镇营兵制建置过程伴发的严重兵害问题,是明代结构性社会变迁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征。戚家军一反募兵为害常态,成为“堂堂节制之师”,成为揭示国家在军事领域因应社会变迁的典型案例。通过军事社会学视角考察后发现,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军事改革家顺应了明中后期军政管理与军事指挥体系的重构进程,妥善处理了军政关系,为克服体制弊端、发挥个人才能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顺应了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主要从户籍、粮饷、功赏等核心要素入手,通过拣择兵源、严控兵籍、足额粮饷、及时赏功等,成功地预防与抑制了兵害现象,创造性地解决了户籍管控弱化、社会群体复杂化背景下,利用募兵制建军与治军等基本问题,为后世管...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台州学院学报 2023-02, Vol.45 (1), p.70-75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倭乱期间,东南募兵制推行与省镇营兵制建置过程伴发的严重兵害问题,是明代结构性社会变迁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征。戚家军一反募兵为害常态,成为“堂堂节制之师”,成为揭示国家在军事领域因应社会变迁的典型案例。通过军事社会学视角考察后发现,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军事改革家顺应了明中后期军政管理与军事指挥体系的重构进程,妥善处理了军政关系,为克服体制弊端、发挥个人才能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顺应了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主要从户籍、粮饷、功赏等核心要素入手,通过拣择兵源、严控兵籍、足额粮饷、及时赏功等,成功地预防与抑制了兵害现象,创造性地解决了户籍管控弱化、社会群体复杂化背景下,利用募兵制建军与治军等基本问题,为后世管控与运用募兵武装提供了直接借鉴。 |
---|---|
ISSN: | 1672-3708 |
DOI: |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23.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