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产水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X171.1; 为准确表征祁连山国家公园产水量时空差异性,探究产水量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基于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土壤深度、根系深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参数,利用 InVEST 模型可视化祁连山国家公园1990-2018 年产水量时空格局,使用地理探测器并结合情景模拟方法,评估和量化气候、土地利用、植被、地形等因子对祁连山国家公园产水量空间异质性和产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8 年研究区产水量以 0.56×108 m3/a的速度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呈自西向东递增趋势;(2)耕地和林地产水深度最大,未利用土地和草地是研究区产水量的主要贡献者,且产水深度高值区位于 3 200~4...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Vol.37 (6), p.161-169 |
---|---|
Hauptverfasser: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X171.1; 为准确表征祁连山国家公园产水量时空差异性,探究产水量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基于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土壤深度、根系深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参数,利用 InVEST 模型可视化祁连山国家公园1990-2018 年产水量时空格局,使用地理探测器并结合情景模拟方法,评估和量化气候、土地利用、植被、地形等因子对祁连山国家公园产水量空间异质性和产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8 年研究区产水量以 0.56×108 m3/a的速度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呈自西向东递增趋势;(2)耕地和林地产水深度最大,未利用土地和草地是研究区产水量的主要贡献者,且产水深度高值区位于 3 200~4 600 m 高海拔处;(3)降水量是产水量空间异质性的第一驱动因素,与实际蒸散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交互作用占主导地位;(4)1990-2018 年,气候变化是产水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总产水量影响为正向作用,其次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影响产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对总产水量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
ISSN: | 1009-2242 |
DOI: | 10.13870/j.cnki.stbcxb.2023.06.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