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证”与自我教育法——《大学》的学养功夫与现代德育方法的融通
《大学》中的“七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与自我教育法在方法效能、理论内容、实践应用三个层面有诸多共通之处。一是方法效能层面的共通性,体现在二者都适用于“大学阶段”,注重“个体自主性”,以“人性本善”论为理论基础,是符合个体发展的长期性的科学德育方法;二是理论内容层面的共通性,体现在“知”即自我认识,“止”即自我选择,“定”即自我规划,“静”即自我适应,“安”即自我调整,“虑”即自我反思,“得”即自我实现与超越;三是实践应用层面的共通性,体现为目的一致、主体一致、路径一致、过程一致、重点一致等。将“七证”学养功夫中积极合理的成分融入自我教育法,对于现代道德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04, Vol.21 (2), p.32-39 |
---|---|
Hauptverfasser: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大学》中的“七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与自我教育法在方法效能、理论内容、实践应用三个层面有诸多共通之处。一是方法效能层面的共通性,体现在二者都适用于“大学阶段”,注重“个体自主性”,以“人性本善”论为理论基础,是符合个体发展的长期性的科学德育方法;二是理论内容层面的共通性,体现在“知”即自我认识,“止”即自我选择,“定”即自我规划,“静”即自我适应,“安”即自我调整,“虑”即自我反思,“得”即自我实现与超越;三是实践应用层面的共通性,体现为目的一致、主体一致、路径一致、过程一致、重点一致等。将“七证”学养功夫中积极合理的成分融入自我教育法,对于现代道德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
ISSN: | 1672-6332 |
DOI: | 10.3969/j.issn.1672-6332.2023.0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