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绑架犯罪既遂后释放人质”的处理
绑架罪的既遂以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人质,将人质置于行为人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因此,根据我国犯罪中止的一般理论,行为人绑架犯罪既遂以后又释放人质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属于犯罪既遂后的悔罪表现。为了保障人质的生命、身体安全,鼓励犯罪人及时放弃犯罪,防止社会危害性进一步扩大,对于绑架犯罪既遂后释放人质的情形,国外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已经将其作为减轻处罚的情节加以规定。从刑事政策和立法宗旨考虑,应当将'释放人质'解释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形,但应将'释放人质'限定为出于行为人自愿,且必须将人质释放至安全场所。...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Vol.9 (3), p.38-4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绑架罪的既遂以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人质,将人质置于行为人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因此,根据我国犯罪中止的一般理论,行为人绑架犯罪既遂以后又释放人质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属于犯罪既遂后的悔罪表现。为了保障人质的生命、身体安全,鼓励犯罪人及时放弃犯罪,防止社会危害性进一步扩大,对于绑架犯罪既遂后释放人质的情形,国外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已经将其作为减轻处罚的情节加以规定。从刑事政策和立法宗旨考虑,应当将'释放人质'解释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形,但应将'释放人质'限定为出于行为人自愿,且必须将人质释放至安全场所。 |
---|---|
ISSN: | 1672-1012 |
DOI: | 10.3969/j.issn.1672-1012.2010.03.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