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他们戴上“市民大众文学”的桂冠
首先容许我对各位光临《填平雅俗鸿沟》首发式暨研讨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今天想向诸位汇报我编选这本自选集的缘起和一些随感。 第一,我的“自选集”分成四个部分,这四部分也是与我的人生四阶段同步发展的。作家作品论部分,基本上是我在“文革”之前的积累,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凝成产品。鲁迅小说研究是“文革”中的产物,我们不同意“四人帮”对鲁迅作品的歪曲,我和曾华鹏先生进行了“地下写作”,这是我们人生最苦闷时期的一种智力游戏,到粉碎“四人帮”后我们一下子就将压在抽屉里的十几篇研究鲁迅的文章抛了出去。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接受文学研究所的统一分工,对“鸳鸯蝴蝶派”进行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8, Vol.30 (4), p.11-12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首先容许我对各位光临《填平雅俗鸿沟》首发式暨研讨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今天想向诸位汇报我编选这本自选集的缘起和一些随感。 第一,我的“自选集”分成四个部分,这四部分也是与我的人生四阶段同步发展的。作家作品论部分,基本上是我在“文革”之前的积累,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凝成产品。鲁迅小说研究是“文革”中的产物,我们不同意“四人帮”对鲁迅作品的歪曲,我和曾华鹏先生进行了“地下写作”,这是我们人生最苦闷时期的一种智力游戏,到粉碎“四人帮”后我们一下子就将压在抽屉里的十几篇研究鲁迅的文章抛了出去。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接受文学研究所的统一分工,对“鸳鸯蝴蝶派”进行了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从而将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中去,那是我第三个阶段的成果。这是一个集团性的研究工程,我和我的同事与研究生用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这个项目得了四次较高层次的奖项。参加这个集体项目的有徐斯年、汤哲声、刘祥安、陈子平、陈龙、张元卿和已经驾鹤西去的芮和师教授等人。其中方忠、吴培华、张涛甫、季进、范仁平、许其兵等也参加了部分工作。我有两点深切的体会,一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具有开拓性的填补空白的课题;二是我们有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去努力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说五个指头握紧成一个拳头,这就是我们教研室的一个拳头产品。第四部分就是21世纪以来,在我退休之后,从提出“雅俗双翼展翅”的形象化的比喻发展到更符合学术规范的“多元共生”文学史新体系的探讨。 |
---|---|
ISSN: | 1008-7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