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研究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迅速,但随之出现的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发展.为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并诠释社会经济与生态共生发展这一生态安全新内涵,在分析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R聚类法及变异系数法确定生态安全指标及其权重,再利用城镇化一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获得具备生态经济内涵的受力指数、综合特征指数,实现指标与指数的耦合,更进一步推导出生态安全预警依据.最后进行实证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进行指标回溯分析生态...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生态学报 2020, Vol.40 (19), p.6761-6775
Hauptverfasser: 吴艳霞, 罗恒, 梁志康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迅速,但随之出现的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发展.为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并诠释社会经济与生态共生发展这一生态安全新内涵,在分析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R聚类法及变异系数法确定生态安全指标及其权重,再利用城镇化一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获得具备生态经济内涵的受力指数、综合特征指数,实现指标与指数的耦合,更进一步推导出生态安全预警依据.最后进行实证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进行指标回溯分析生态安全问题成因,完成逆向解耦.研究结果表明:(1)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城镇化驱动力得到强化,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幅度并不明显且长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而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偏害发展模式;(2)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著,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城镇人口过度扩张、城镇化子系统对生态环境空间的侵占等因素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ISSN:1000-0933
DOI:10.5846/stxb20190702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