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偏性扩散行为
大多数鹿科动物表现出偏向雄性的扩散行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于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导致部分麋鹿个体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外逸,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自然野化种群.野化麋鹿是否也存在偏性扩散行为?1995-2012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分区直数法、特殊个体识别法和访问调查法,按性别组成将扩散群分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18次扩散.其中,有65次扩散可确认扩散群的类型;60次可确认扩散群准确的个体数.结果显示:(1)雄性麋鹿较雌性更倾向于扩散.雄性群的...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生态学报 2015, Vol.35 (13), p.4416-4424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大多数鹿科动物表现出偏向雄性的扩散行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于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导致部分麋鹿个体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外逸,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自然野化种群.野化麋鹿是否也存在偏性扩散行为?1995-2012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分区直数法、特殊个体识别法和访问调查法,按性别组成将扩散群分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18次扩散.其中,有65次扩散可确认扩散群的类型;60次可确认扩散群准确的个体数.结果显示:(1)雄性麋鹿较雌性更倾向于扩散.雄性群的扩散频次高于雌性群和混合群;50%的雄性扩散群仅由单一成年雄体组成.(2)雄性糜鹿的扩散能力最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的平均扩散距离分别为(13.73±8.74) km、(11.05±4.16) km和(8.95±2.16) km,但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x2=1.896,df=2,P=0.387).雌性群和混合群的扩散距离均短于25km,而5.88%的雄性群扩散距离长于25 km.(3)雄性群的平均个体数与混合群的差异显著(F=5.324,df=24,P=0.00<0.05),与雌性群的差异不显著(F=9.830,df=35,P=0.813),丽混合群与雌性群之间的差异显著(F=48.085,f=55,P=0.00<0.05).(4)50.00%的雄性群和53.57%的混合群选择芦苇草地作为扩散目的地的生境.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与其他野生鹿科动物一样,也存在“雄鹿较雌鹿更倾向于扩散”的现象,雄性的扩散能力比雌性强,雌性的扩散可能依赖于雄性.以上结果对麋鹿的野外放归和自然野化种群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
ISSN: | 1000-0933 |
DOI: | 10.5846/stxb201408251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