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分析窗口尺度下的泉州市地形起伏度-人口-经济关系研究

最优分析窗口法能够计算出最优地形起伏度,进而将不同尺度的多源数据转至该尺度下,可克服像元尺度不一问题,同时将多源数据像元值转至网格属性值内,克服了矢栅转换带来的误差问题。在最优分析窗口网格尺度下通过多源数据对地形起伏度、人口、经济等实现网格化,进而从空间分布规律视角对泉州市地形起伏度、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窗口邻域大小为17×17的DEM像元为最优窗口单元。当RDLS介于0~0.1区间时,人口密度和GDP密度分别为2375.78人/km2和2313.64万元/km2,分别占地区总面积的60.92%和75.84%;从累计频率来看,RDLS从0累计至0.72,地区面积累...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09, Vol.38 (9), p.50-54
Hauptverfasser: 何芳菲, 黄耀裔, 陈文成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最优分析窗口法能够计算出最优地形起伏度,进而将不同尺度的多源数据转至该尺度下,可克服像元尺度不一问题,同时将多源数据像元值转至网格属性值内,克服了矢栅转换带来的误差问题。在最优分析窗口网格尺度下通过多源数据对地形起伏度、人口、经济等实现网格化,进而从空间分布规律视角对泉州市地形起伏度、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窗口邻域大小为17×17的DEM像元为最优窗口单元。当RDLS介于0~0.1区间时,人口密度和GDP密度分别为2375.78人/km2和2313.64万元/km2,分别占地区总面积的60.92%和75.84%;从累计频率来看,RDLS从0累计至0.72,地区面积累计仅为全区的46.18%,而人口累计数则占比达93.16%,GDP产值累计达98.82%,表明了泉州市的人口与经济很大程度受地形起伏度影响,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平缓的地区,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人口与经济耦合程度高。
ISSN:1672-3600
DOI:10.3969/j.issn.1672-3600.2022.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