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学史识新域与史书编纂的多元格局
现代史学尤重史识,史学家和不同领域的学者在承续前辈学者的史识话语和史识内涵基础上,紧扣现代中西学术交融和多重史学思潮碰撞的历史情势,精心构筑多姿多彩的史识理论和内容详实、颇富哲理的史识“话语场域”。以钱穆、柳诒徴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史家,是从广义文化史观角度解读人的内心、考察历史的变化,史观的新解开启了中国历史编纂学民族风格的新华章。唯物史观的新变,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历史学的史学实践,并在通史编纂方面,构建起宏大的中国历史编纂格局,将史识和历史编纂有机地融合,形成了唯物史观派对中国历史的崭新释读,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史家史识观的局限。五四以后,多种史学流派参与到“史识”话语的构建中,无论从深度、广度...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 Vol.20 (2), p.36-43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现代史学尤重史识,史学家和不同领域的学者在承续前辈学者的史识话语和史识内涵基础上,紧扣现代中西学术交融和多重史学思潮碰撞的历史情势,精心构筑多姿多彩的史识理论和内容详实、颇富哲理的史识“话语场域”。以钱穆、柳诒徴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史家,是从广义文化史观角度解读人的内心、考察历史的变化,史观的新解开启了中国历史编纂学民族风格的新华章。唯物史观的新变,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历史学的史学实践,并在通史编纂方面,构建起宏大的中国历史编纂格局,将史识和历史编纂有机地融合,形成了唯物史观派对中国历史的崭新释读,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史家史识观的局限。五四以后,多种史学流派参与到“史识”话语的构建中,无论从深度、广度来说,都是独领风骚,引领时代潮流,并从多个维度探索历史编纂可能的路径和方法。 |
---|---|
ISSN: | 1673-1972 |
DOI: | 10.3969/j.issn.1673-1972.2018.0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