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指数对于监测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 ·纳入研究的11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 ≥ 0.5组与0〈CI〈0.5组和CI=0组...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Vol.36 (11), p.1605-1609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目的 ·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 ·纳入研究的11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 ≥ 0.5组与0〈CI〈0.5组和CI=0组的患者相比,其IC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 · EICU患者发生IC与假丝酵母菌定植有关,可用CI来反映患者假丝酵母菌的定植情况,且CI ≥0.5组的患者更易发生IC感染。抗真菌药物及一些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机械通气、肾脏替代疗法、手术)均是影响假丝酵母菌定植和感染的危险因素。 |
---|---|
ISSN: | 1674-8115 |
DOI: | 10.3969/j.issn.1674-8115.2016.1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