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及当代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调查分析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的。其实践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苦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成败的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对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批判性继承、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和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坚守、巩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辩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坚持发挥群众主体性、保障群众利益和坚守群众立场。...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1, Vol.40 (1), p.23-29
Hauptverfasser: 任静, 王浩磊, 贾童铄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调查分析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反思和总结中形成的。其实践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苦生存状况的思考和对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成败的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对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批判性继承、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和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坚守、巩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辩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坚持发挥群众主体性、保障群众利益和坚守群众立场。
ISSN:1672-0040
DOI:10.3969/j.issn.1672-0040.2024.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