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论《一朵红红的玫瑰》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选择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郭沫若和李正栓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原诗文本类型、语言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郭译本和李译本在翻译该诗时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研究表明,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和审美诉求,实现各自译本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功能,译者采用了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其实质是由译者自身的翻译目的或译者意图来决定的,而其理论预设则是功能翻译理论所谓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经典论述。...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外国语文 2017, Vol.33 (6), p.129-134 |
---|---|
Hauptverfasser: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郭沫若和李正栓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原诗文本类型、语言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郭译本和李译本在翻译该诗时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研究表明,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目标读者的期待规范和审美诉求,实现各自译本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功能,译者采用了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其实质是由译者自身的翻译目的或译者意图来决定的,而其理论预设则是功能翻译理论所谓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经典论述。 |
---|---|
ISSN: | 1674-6414 |
DOI: | 10.3969/j.issn.1674-6414.2017.06.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