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后记忆”阴影下的自我重建
西方大屠杀文学中的记忆研究关注创伤事件对当事人及后代的影响,其中玛丽安·赫希提出了"后记忆"概念定义和解读非亲历者对大屠杀的"记忆"。美国华裔女作家张岚的中篇小说《渴望》对主人公遭受移民创伤经历影响的描写与大屠杀文学相似。借鉴大屠杀后记忆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分析《渴望》中移民创伤对第二代移民即非创伤亲历者造成的创伤影响;具体以女儿安娜为例论述移民背景定义下的移民后记忆形成过程、特点、表现形式和发展变化,并提出了摆脱注定命运、战胜后记忆、重建自我的方法。...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外国语文 2015, Vol.31 (5), p.20-25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西方大屠杀文学中的记忆研究关注创伤事件对当事人及后代的影响,其中玛丽安·赫希提出了"后记忆"概念定义和解读非亲历者对大屠杀的"记忆"。美国华裔女作家张岚的中篇小说《渴望》对主人公遭受移民创伤经历影响的描写与大屠杀文学相似。借鉴大屠杀后记忆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分析《渴望》中移民创伤对第二代移民即非创伤亲历者造成的创伤影响;具体以女儿安娜为例论述移民背景定义下的移民后记忆形成过程、特点、表现形式和发展变化,并提出了摆脱注定命运、战胜后记忆、重建自我的方法。 |
---|---|
ISSN: | 1674-6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