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取真俊《水滴》论——超越冲绳语与标准语的区隔

《水滴》是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以1945年冲绳战经历者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是第177届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本文从“战争记忆如何经由体验者的证言而再现”这一问题入手,探讨了《水滴》作为冲绳文学的独创性。小说主人公德正在战斗中抛弃了受伤的战友而任其死亡,战争结束后他又被战争记忆折磨了50年。当他因当年的罪行而患病时,旧日战友的亡灵纷纷到来,亡灵以他患处流出的水滴解渴。德正希望能对战友诉说冲绳战以来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然而这些充满苦涩的记忆是用标准语无法表达、用冲绳语也无从描述的。作品通过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展现了参加冲绳战的冲绳人被撕裂的、充满矛盾的自我。他们既是被日本人裹挟入战场的被害者,对冲绳当地...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12, Vol.6 (4), p.9-15
Hauptverfasser: 尾西康充, 张博(译)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水滴》是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以1945年冲绳战经历者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是第177届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本文从“战争记忆如何经由体验者的证言而再现”这一问题入手,探讨了《水滴》作为冲绳文学的独创性。小说主人公德正在战斗中抛弃了受伤的战友而任其死亡,战争结束后他又被战争记忆折磨了50年。当他因当年的罪行而患病时,旧日战友的亡灵纷纷到来,亡灵以他患处流出的水滴解渴。德正希望能对战友诉说冲绳战以来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然而这些充满苦涩的记忆是用标准语无法表达、用冲绳语也无从描述的。作品通过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展现了参加冲绳战的冲绳人被撕裂的、充满矛盾的自我。他们既是被日本人裹挟入战场的被害者,对冲绳当地人来说又是加害者。他们作为经历过残酷战斗的既不是日本人又不是冲绳人的“残余”,患有永远无法痊愈的精神后遗症。
ISSN:2095-4948
DOI:10.3969/j.issn.2095-4948.2018.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