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柱模式在科研院所的应用
在科研院所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其不仅要建立起市场化的思维模式,更需要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科研部门的痛点,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价值.三支柱模式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全新探索,较传统的模块式人力资源管理,加深了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与战略的关联程度,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贡献度.场域理论源自物理学概念,它将人的每一个行动与物理环境及他人行为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行动发生场域相关联.科研场域以知识为运行逻辑,以智力产出为目标导向,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在内的所有职能部门都因科研应运而生,是助力科研发展的产物,这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式的核心—...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人力资源 2022-06 (12), p.16-17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科研院所市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其不仅要建立起市场化的思维模式,更需要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科研部门的痛点,最大程度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价值.三支柱模式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全新探索,较传统的模块式人力资源管理,加深了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与战略的关联程度,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贡献度.场域理论源自物理学概念,它将人的每一个行动与物理环境及他人行为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行动发生场域相关联.科研场域以知识为运行逻辑,以智力产出为目标导向,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在内的所有职能部门都因科研应运而生,是助力科研发展的产物,这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模式的核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表现出高度的契合.从这一层面而言,三支柱模式为以传统模块式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科研院所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也为正在经历市场化转型的科研领域管理部门找到了转型突破口,让科研与管理的关系更为紧密,科研场域的运行更为顺畅,产出更为可观. |
---|---|
ISSN: | 1672-1632 |
DOI: | 10.3969/j.issn.1672-1632.2022.1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