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磺精子利用规律的初步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交配、产卵的石磺Onckidium sp.进行观察取样,对样本进行常规生物学数据测定,并对解剖个体的两性腺、两性管、受精囊和支囊用Bouin’s液固定、切片。通过切片观察,了解石磺精子的形态、发生、运输过程与储藏情况以及受精规律。切片观察表明,精子在两性腺内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一系列形态变化之后暴发性增殖,充盈两性管的收集小管。精子储存存在着“高位储存规律”,即在水平方向上处于相对高位处的支囊是异体精子的储存场所,而处于相对低位处的两性管的收集小管与受精囊是自体精子的储存场所;精子通过内部的恋矢和外部的精沟运输到头部的雄性附属腺处,并由其加工成精...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Re dai hai yang xue bao 2009, Vol.28 (1), p.67-73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交配、产卵的石磺Onckidium sp.进行观察取样,对样本进行常规生物学数据测定,并对解剖个体的两性腺、两性管、受精囊和支囊用Bouin’s液固定、切片。通过切片观察,了解石磺精子的形态、发生、运输过程与储藏情况以及受精规律。切片观察表明,精子在两性腺内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一系列形态变化之后暴发性增殖,充盈两性管的收集小管。精子储存存在着“高位储存规律”,即在水平方向上处于相对高位处的支囊是异体精子的储存场所,而处于相对低位处的两性管的收集小管与受精囊是自体精子的储存场所;精子通过内部的恋矢和外部的精沟运输到头部的雄性附属腺处,并由其加工成精液,最后通过阴茎刺入对方个体的交配活动完成精子在个体间的运输。精子主要在受精囊里与卵子发生受精作用,未及时受精的精子或卵子在受精囊内会发生自融。同时发现繁殖盛期的石磺个体普遍偏小,符合“性别分配理论”的观点;且第一次交配能开启雌性功能的发展,之后发生雌雄功能转变的交配(S1×1.2)。石磺交配时间一般为1—5h,个别有长达4d的连续交配现象。数理分析认为受精囊的重量与交配时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22,P〈0.01),而充当雄性功能的个体重与交配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6,P〈0.01)。 |
---|---|
ISSN: | 1009-5470 |
DOI: | 10.3969/j.issn.1009-5470.2009.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