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卜”与“筮”
夏、商两朝有龟卜而无蓍筮,蓍草筮法应为周文化体系的产物。夏、商的龟卜文化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夏、商两代除王室外无保存卜兆记录之习俗,此因两代之最高统治者皆处于直接诠释卜兆的地位。周朝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有保存前代典册的传统,并且在总结前人成法的基础上构建起系统的龟卜理论,以理论诠释之法取代传统的帝王诠释之法。而这与从神治向德治、从宗教向伦理的社会转型是契合的。...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齐鲁学刊 2017-06 (3), p.5-10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夏、商两朝有龟卜而无蓍筮,蓍草筮法应为周文化体系的产物。夏、商的龟卜文化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夏、商两代除王室外无保存卜兆记录之习俗,此因两代之最高统治者皆处于直接诠释卜兆的地位。周朝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有保存前代典册的传统,并且在总结前人成法的基础上构建起系统的龟卜理论,以理论诠释之法取代传统的帝王诠释之法。而这与从神治向德治、从宗教向伦理的社会转型是契合的。 |
---|---|
ISSN: | 1001-02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