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基于我国能源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缺省因子法,对全国2000-2012年45个行业部门及30个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分析其时空特征。2012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260413.0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77%,2012年碳排放强度为0.489吨/万元GDP。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2002年占总碳排放的34.96%,之后一直处于34%-37%。山东、内蒙古、河北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92%,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多的3个地区;宁夏、山西、内蒙古是我国碳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宁夏、山东、福建等地的碳排放强度减小率均小于...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31 (3), p.39-43
1. Verfasser: 孙荃 周景月 闫妍 张培栋 郭浩 宋开慧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Schlagworte: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基于我国能源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缺省因子法,对全国2000-2012年45个行业部门及30个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分析其时空特征。2012年我国碳排放总量为260413.0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77%,2012年碳排放强度为0.489吨/万元GDP。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2002年占总碳排放的34.96%,之后一直处于34%-37%。山东、内蒙古、河北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92%,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多的3个地区;宁夏、山西、内蒙古是我国碳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宁夏、山东、福建等地的碳排放强度减小率均小于3.50%。利用散点分布关系说明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作用导向,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建议采取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逐步控制碳排放总量等碳减排政策。
ISSN:1671-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