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颖对西方农学本土化的卓越贡献
K826.3; 现代农学起源于西方,它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具有普世的价值.但它的内部形态和外部表征又是具体而丰富多彩的,就是西方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因而又有鲜明的区域性.丁颖作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中国现代农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不仅重视和熟悉西方农学的一整套理论方法,而且他一贯反对盲目照搬别国的东西,反对全盘西化的“仆从式”做法.纵向,他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出发,从中国数千年形成的经验农法中汲取营养;横向,他从社会的和自然的生态学观点出发,密切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的方法,在稻作起源嬗变、稻种的分类、品种的选育、水稻栽培和稻区划分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农业考古 2020 (3), p.211-217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K826.3; 现代农学起源于西方,它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具有普世的价值.但它的内部形态和外部表征又是具体而丰富多彩的,就是西方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因而又有鲜明的区域性.丁颖作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中国现代农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不仅重视和熟悉西方农学的一整套理论方法,而且他一贯反对盲目照搬别国的东西,反对全盘西化的“仆从式”做法.纵向,他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出发,从中国数千年形成的经验农法中汲取营养;横向,他从社会的和自然的生态学观点出发,密切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的方法,在稻作起源嬗变、稻种的分类、品种的选育、水稻栽培和稻区划分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研究,十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
---|---|
ISSN: | 1006-2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