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的横断山区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地形效应分析
合理地评价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可以为横断山区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IS植被遥感产品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采用Sen+M-K趋势分析并结合地形差异修正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横断山区植被与地形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近21年横断山区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呈南高北低、低海拔地区大于高海拔山脉地区的分布格局,随海拔变化规律性显著,存在明显的岭谷差异。64.13%的区域植被稳定,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2.54%和11.77%,平均年际变化速率为0.013(10 a)-1。(2)横断山区植被NDVI分布和变化...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09, Vol.39 (9), p.1158-1169 |
---|---|
Hauptverfasser: | , , , , , ,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合理地评价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可以为横断山区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IS植被遥感产品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采用Sen+M-K趋势分析并结合地形差异修正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横断山区植被与地形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近21年横断山区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呈南高北低、低海拔地区大于高海拔山脉地区的分布格局,随海拔变化规律性显著,存在明显的岭谷差异。64.13%的区域植被稳定,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2.54%和11.77%,平均年际变化速率为0.013(10 a)-1。(2)横断山区植被NDVI分布和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形效应,植被NDVI在海拔小于3 845 m的区域小幅波动,超过3 845 m后呈阶梯式减小;不同坡向的植被NDVI差异较小,但北坡大于南坡,西坡大于东坡,西北坡最大;植被NDVI在0~38.9°随坡度增加呈阶梯式增大,而坡度高于38.9°后急剧减小。(3)在海拔小于1 919 m、坡度小于3.8°的平地区域植被NDVI年际增加速率较小,显著退化分布明显;在海拔为1 919~3 162 m,坡度为3.8°~25.1°,坡向为西北坡、西坡和北坡的区域植被NDVI以稳定和增加为主,年际变化速率高;在海拔为2 739~3 534 m、坡度为22.2°~28.0°、坡向为东坡和西坡的过渡区域植被NDVI易出现波动,是生态治理中需着重注意和加强的区域。 |
---|---|
ISSN: | 1673-4831 |
DOI: | 10.19741/j.issn.1673-4831.2022.0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