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与"红日"的笔墨尝试:新中国时期傅抱石山水中的光色生成及其现代性
山水画的革新创造在20世纪以来无论是借鉴西学进行中西审美价值的融合实验,还是基于社会激进主义引导下的革新、改良、创新,抑或站在维护传统本体的立场提出守护与复兴的主张,都是朝向"现代"这同一个终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家意志和文艺方针的确立,改造中国画的问题日益突出,傅抱石以及"新金陵画派"无疑在山水画的主题性和现代性上做出了转变与创新,尤其傅抱石形成一套有关"红日"与"霞光"的山水画光色表现图式,在传统资源与实地写生的双重启发下成为表达新中国形象的最佳图式和典型范式,这标志着傅抱石在特殊时间节点上创作与审美倾向的...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美术观察 2020-10 (10), p.46-51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山水画的革新创造在20世纪以来无论是借鉴西学进行中西审美价值的融合实验,还是基于社会激进主义引导下的革新、改良、创新,抑或站在维护传统本体的立场提出守护与复兴的主张,都是朝向"现代"这同一个终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家意志和文艺方针的确立,改造中国画的问题日益突出,傅抱石以及"新金陵画派"无疑在山水画的主题性和现代性上做出了转变与创新,尤其傅抱石形成一套有关"红日"与"霞光"的山水画光色表现图式,在传统资源与实地写生的双重启发下成为表达新中国形象的最佳图式和典型范式,这标志着傅抱石在特殊时间节点上创作与审美倾向的转变策略,也使得山水画从传统文人化的审美功用转向具有新中国时代印记的现代形态. |
---|---|
ISSN: | 1006-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