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气候舒适性评价:模型优化与中国案例

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气候敏感性进一步凸显,气候舒适性的旅游影响及其合理评价备受关注.然而,对于旅游这一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基于通用模型的气候舒适性评价是不完备的,需要采用专门的旅游气候舒适性评价模型.文章通过多模型的梳理和比较,选择度假气候指数(holiday climate index,HCI),并从"要素阈值分等"与"体感评价分级"两方面对其调整,提出改良的度假气候指数(modified holiday climate index,MHCI).进一步,基于1981—2010年间全国775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引入气...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Gespeichert in:
Bibliographische Detailangaben
Veröffentlicht in:旅游学刊 2021-05, Vol.36 (5), p.14-28
Hauptverfasser: 蔚丹丹, 李山, 张粮锋, 罗轶, 史正燕
Format: Artikel
Sprache:chi
Online-Zugang:Volltext
Tags: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Beschreibung
Zusammenfassung: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气候敏感性进一步凸显,气候舒适性的旅游影响及其合理评价备受关注.然而,对于旅游这一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基于通用模型的气候舒适性评价是不完备的,需要采用专门的旅游气候舒适性评价模型.文章通过多模型的梳理和比较,选择度假气候指数(holiday climate index,HCI),并从"要素阈值分等"与"体感评价分级"两方面对其调整,提出改良的度假气候指数(modified holiday climate index,MHCI).进一步,基于1981—2010年间全国775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引入气候舒适期和气候舒适域指标,通过MHCI测算分析了我国旅游气候舒适期的空间格局和旅游气候舒适域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有别于一般气候舒适期,全国旅游气候舒适期整体上呈现为"北长南短"的空间格局,其中,夏季和冬季表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地方旅游业发展可因地制宜给予利用;全国旅游气候舒适域面积的两个高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其中",五一"和"十一"类似,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概率都在50%以上,恢复"五一"黄金周假期具有良好的气候环境基础.文章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旅游气候舒适性与一般气候舒适性的差异所在,并可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ISSN:1002-5006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