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助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景区角色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以及交通系统的完善,游客出游呈现自助、自驾车等多样化方式,不同出游方式下景区空间功能存在差别。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以景区为节点对山西省自助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各景区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的角色。结果表明:山西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的网络密度偏低,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综合旅游流网络结构各指标的量化分析,结合旅游资源和交通因素,将涉及的景区景点角色划分为五种类型:省域核心景区、区域核心景区、重要景区、一般景区和边缘景区。省域和区域核心景区对自助旅游流有显著的集聚扩散效应,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重要景区与省域、区域核心景区保持较紧密的旅游流联系,...
Gespeichert in:
Veröffentlicht in: | 旅游论坛 2017-06, Vol.10 (3), p.74-83 |
---|---|
1. Verfasser: | |
Format: | Artikel |
Sprache: | chi |
Schlagworte: | |
Online-Zugang: | Volltext |
Tags: |
Tag hinzufügen
Keine Tags, Fügen Sie den ersten Tag hinzu!
|
Zusammenfassung: | 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以及交通系统的完善,游客出游呈现自助、自驾车等多样化方式,不同出游方式下景区空间功能存在差别。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以景区为节点对山西省自助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各景区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的角色。结果表明:山西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的网络密度偏低,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综合旅游流网络结构各指标的量化分析,结合旅游资源和交通因素,将涉及的景区景点角色划分为五种类型:省域核心景区、区域核心景区、重要景区、一般景区和边缘景区。省域和区域核心景区对自助旅游流有显著的集聚扩散效应,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重要景区与省域、区域核心景区保持较紧密的旅游流联系,中介能力较弱;一般和边缘景区与其他景区的旅游流联系稀疏,主要承接高等级景区的旅游流辐射。 |
---|---|
ISSN: | 1674-3784 |
DOI: |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1703032 |